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奉贤研发厂房租售招商 > 正文内容

临港奉贤园区打造绿色生态、宜业宜居新典范

  上海临港奉贤园区是中国(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发展高端制造业的重要基地。近年来,上海临港奉贤园区通过“绿色生态”建设,成就了临港动人的绿色环境,展现了和谐的绿色生产,彰显了温暖的绿色生活;通过“临港蓝湾”品牌建设,走出了一条“以产建城、以城兴业、产城融合”的发展之路,形成了“上班是同事,下班是邻居”的和谐画面,打破了以往“产业与居住分离”的理念,成功打造了“会呼吸、懂生活、能思考、有活力、可生长”的温暖小镇。2021年,临港奉贤园区成为上海市首家通过验收的市级生态工业园区,为其他园区绿色生态、产城融合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

  让生产的底色变绿,是产城融合的关键所在。上海临港奉贤园区强化源头“双控”,始终秉持发展与保护并重的理念,制定了严格的绿色招商制度。在项目引进环节,通过产业类型甄别、项目质量把控及资源环境评估,提高项目准入门槛。在环境评估方面,开展入园项目的环保征询和评价,组织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

  园区在招商阶段及企业管理阶段均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总量与强度的“双控”制度,确保园区企业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以及合法合规生产。园区单位工业总产值废水、单位工业总产值固废等指标大幅下降。

  一方面严制度强把控,另一方面,园区也注重对企业的绿色引导。园区加大对企业的帮扶力度,帮助企业对口申请环保资金补贴,如上海市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清洁生产审核补贴资金、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等,加大对企业重点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同时,设立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开展绿色设计、环境友好产品开发、节能减排、环境管理体系优化等工作。

  此外,园区还大力推进智慧信息技术与环境管理深度融合,建设智慧环境云平台,开启环境管理新模式。通过企业环保“三同时”(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环境要素管理、清洁生产、环境风险等工作的信息化、集成化、可视化管理,实现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环保管理。

  2021年,上海临港奉贤园区河道水质普遍达到I—Ⅲ类水质标准,空气质量达到二类标准,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天数达330天以上;土壤环境各项指标均达标,园区绿化率达30%以上。

  园区绿色环境何以得到持续改善?据了解,中央园区按照“海绵城市”理念,设计透水砖、生态草沟、雨水浇灌系统,绿化面积1.15万平方米,绿化率达75%,有效缓解城市绿地不足,提高雨水综合利用率。通过铺设透水砖,打造水自然渗透过滤的人造景观;通过建设生态草沟,促进雨水储存、渗透和净化,水源经过充分的过滤和沉淀,用于浇灌系统喷洒绿地。

  节水方面,园区持续关注水资源利用效率,鼓励企业积极采用中水回用、水梯级循环利用等措施促进水资源节约及生产用水零排放,园区新鲜水耗强度持续下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持续上升。

  园区以低碳发展为导向,积极推进绿色能源工程,在“临港智造园”标准厂房屋顶建设全市首个蕞大的全额上网分布式光伏电站。累计完成7.5兆瓦光伏发电并网工程,每年节约电量约1100万千瓦时,碳减排约2840吨,环保效益显著。此外,园区与国网上海电力公司深度合作,构建绿色用能园区,通过对清洁能源(天然气)、绿色能源(太阳能)的综合有效利用,解决电力、绿色交通等能源需求,将临港智造园十期建设成可持续、可复制、用户可参与互动的综合能源绿色示范园区。

  建设低碳交通网络,倡导绿色出行。园区购入6辆新能源汽车,在临港奉贤中心和临港智造园安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鼓励园区职工和企业员工出行使用新能源公务车。在园区内投放500辆共享单车,引进“临港1路”、“636路”、“飞路快巴”定制巴士等公共交通,推行绿色低碳出行。

  在“双轮驱动、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指引下,上海临港奉贤园区已形成生命蓝湾、临港智造园与临港蓝湾国际社区对应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临港蓝湾社区已经建成上海外国语大学临港外国语学校、国际足球青训基地、社区服务中心、酒店商业等综合配套设施,成为集“智能制造、智慧社区、低碳生态、宜业宜居”特征为一体的产城融合示范区。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fxcfw.com.cn/index.php/post/1481.html

标签: 奉贤工业园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上海市工业综合开发区

上海市工业综合开发区

  上海市工业综合开发区(下面简称开发区)成立于1994年,1995年8月,经市政府(沪府[1995]29号)批准列为市级工业区,是上海市九个市级开发区之一,是一个集工业园区、科技孵化、综合保税区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开发区分为奉浦园区和海港园区两大园区,同时全面托管庄行园区。 奉浦园区位于奉贤新城规划板块中的中西部,园区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与交通网络,距上海市市中心仅20公里,距上海虹桥...

上海远郊的极端通勤:往返180公里火车换地铁

上海远郊的极端通勤:往返180公里火车换地铁

  远郊极端通勤:往返180公里,火车换地铁   9时上班打卡,早晨6时就要出门?   “先坐公交或骑个电动自行车去奉浦大道地铁站,坐10站到莘庄换乘1号线号线,坐两站到昌平路。”住在奉贤老城区的小黄告诉记者,早高峰时间段,她的通勤时长直逼单程两个半小时。坚持了数月后,小黄无奈离职。   《2023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显示...

中国富豪双胞胎姐弟三人身价203亿坐拥35000多家店成行业首富

中国富豪双胞胎姐弟三人身价203亿坐拥35000多家店成行业首富

  路是脚踏出的,历史是人书写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吉鸿昌   人生的起点或许没有给予多数人过多的选择,可自从往后的道路如何行走,则完全关乎于个人的选择。没有一段历史不包含辛酸血泪,也没有人可以不通过脚踏实地的前行寻找到成功的方向。世界的历史无人可以更改,可自己的历史必定由个人所主宰。   多么低微的起点,也可以尝试达到难以企及的...

从三个案例看县域产业园区升级的发展路径

从三个案例看县域产业园区升级的发展路径

  20 22年,国家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快发展大城市周边县城、积极培育专业功能县城、增强县城产业支撑能力、提升产业平台功能”等鼓励政策。当前我国已进入城市群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县域经济是城市群发展的重要功能节点,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区域。伴随城市群区域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县域经济将得益于区域新竞争优势的构建和产业集群空间的重塑,县域工...

便民办税在行动上海奉贤助区域营商环境再升级

便民办税在行动上海奉贤助区域营商环境再升级

  为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已连续开展十年。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奉贤区税务局紧紧围绕纳税人缴费人需求,积极提升纳税人缴费人办事体验度、便利度,切实解决各类急难愁盼问题,优化区域内营商生态圈。   近日,奉贤区税务局打造的以“税务元宇宙云厅”为概念的社会共治点正式对外试运行。利用完整3D建模、数字孪生、虚拟仿真数字人等技术,可实现“线上...

南桥历史回顾展览时间+地址

南桥历史回顾展览时间+地址

  沈家花园始建于上世纪20年代,作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上海头部批“建筑可阅读”项目。是奉贤区体量蕞大、保存蕞完整的西式花园别墅建筑,见证了南桥地区的百年历史,更承载了老南桥的珍贵故事。   ①本次展览设“星光初现 南桥简史”、“浦南重镇 文商并举”、“千年古镇 历经烽火”及“新生南桥万象更新”四个部分,以南桥千年发展历程为主线,展示老南桥舟楫辐辏、商贸繁...

喜讯!上海化工区奉贤分区入选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

喜讯!上海化工区奉贤分区入选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

  原标题:喜讯!上海化工区奉贤分区入选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   今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国家第五批绿色制造名单,上海化工区奉贤分区入选绿色工业园区。   据了解,此次入选绿色制造名单的是国家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过程中涌现的典型。近年来上海化工区奉贤分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不断优化区域环境。实施园区重点企业100%清洁生产,园区企业杜绝淘汰生产工艺和生产...

多领域全方位!枢纽海安以创新赋能发展打造“上海卫星城”

多领域全方位!枢纽海安以创新赋能发展打造“上海卫星城”

  新民晚报讯 (记者 唐闻宜)5月12日至13日,坐上高铁海安行“看看上海卫星城”媒体采风行活动举行。其间,上海媒体走进海安,领略这座江海文明发源地的独特魅力。   图说:海安城市风貌 海安市委宣传部供图(下同)   多年来,海安与上海地缘相近、经济相融、人文相亲、交流密切。两地因爱国人士韩紫石结下历史“人缘”,因“海纳百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