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村民代表、企业家代表等面对面交流共商三南村发展路径——一场活动议出三个金点子
麦田里,两台收割机来回穿梭,村民们忙着灌装麦子,收获的喜悦溢于言表。“灰扒港专业合作社的400多亩麦子喜获丰收!”海门区海门街道三南村党总支书记黄奕峰边走边说。“这些年来,三南村不断探索特色产业融合,让村民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有好办法就有奔头,这得益于有事好商量这个平台,大家可以在一起有商有量、群策群力。4月19日,三南村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里济济一堂。“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民之所想、民之所盼,要尽快把协商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效果。”在协商议事活动现场,海门区委书记郭晓敏表示。围绕“拓宽增收渠道,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协商议题,她与政协委员、村级集体组织代表、企业家代表、区镇党委代表面对面交流,共同探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可利用三南村现有的‘果园+传统经济作物+经济合作社’发展模式,推动与文旅产业结合,让更多人来村里游览、采摘,这样就又多了一条增收渠道。”海门区政协农业农村界协商议事活动召集人、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顾黄辉说。全国劳模、市政协委员曾嬿是土生土长的三南村村民,她表示,村里种植产品应拉长产业链,可用冷链加工模式,提高产出,增加农民收入。“希望村里给予更多的设施设备扶持,同时在农业技术和销售渠道上提供更多帮助。”区政协委员、种植大户万继明建议。协商议事活动后,根据协商建议清单中的相关建议,三南村以搭建“红色幸福里”,打造“共富共享圈”为工作思路,开展新一轮的村级集体经济壮大“三大行动”。与长江口集团共同投资1000万元打造占地250亩的“三翠梨园”,即将进入盛果期,预计村营收入超过30万元。村民陈阿姨乐呵呵地说:“咱们在果园里做活,有工资拿,出租的土地还有租金拿,真是一举多得。”为保障采摘高峰期水果保鲜,1300多平方米的保鲜冷库已正式启用。除了可以为果园鲜果提供存储,多余仓位还可出租,将为村集体增加近30万元的收入。老村部厂房改造工程也于近日启动,将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150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和办公楼、仓库等,打造为三南村农业科技创业园,吸引农产品加工、仓储等项目入驻,预计将给村级经济每年带来200万元左右的收入。通过特色产业带动集体资产盘活和乡村文旅发展,“三大新引擎”驱动村级经济快速发展,有利于提升农业、繁荣农村、壮大集体、富裕农民。
南通报业传媒集团拥有南通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8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