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商业产业空间的赋能形态-上海临港:园区上市公司No1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上海临港地区(Shanghai Lin-Gang Special Area)规划范围在上海大治河以南、金汇港以东以及小洋山岛、浦东国际机场南侧区域设置新片区,面积为873平方公里,下辖浦东新区的南汇新城镇、泥城镇、书院镇、万祥镇、大团镇和奉贤区的海湾镇、奉城镇、金汇镇、青村镇、四团镇,以及闵行区浦江镇的部分区域。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即删)
2018年,上海临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舟山群岛新区海洋产业集聚区、彩虹鱼(舟山)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园、宁波梅山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江苏省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5个产业园签约成立长三角区域海洋经济协同创新发展联盟。
长三角协同发展的契机,给上海临港园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2020年6月发布的《中国产业园区上市公司白皮书(2020)》中,上海临港被评为“综合实力榜第1名”。作为中国产业园区上市公司的“领头羊”,在业务模式、产业资源、产业聚集能力、政府关系、区域合作模式、品牌影响力、资产规模、产品创新力等方面均处于行业前列,加之所处的上海自贸区、长三角区域的巨大发展空间,公司未来的发展可期。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即删)
2020年之后,上海临港将更深入参与到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建设,作为上海市产业发展的推动者之一,上海临港的核心竞争力至少有以下五个方面: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完善双特政策支持临港地区新一轮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进一步向临港地区简政放权。市、区两级政府进一步向临港地区简政放权,市政府下放给浦东新区的行政审批事项,凡是临港地区具有承接能力的,全部下放给临港地区管理;浦东新区、奉贤区对临港税收区级所得部分全部留给临港地区。
21世纪初,临港集团应开发临港产业区而生,着眼于上海市政府对于临港产业园的“世界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和国际物流中心”的定位,将临港产业区成功打造为汽车整车及动力总成零部件、船舶关键件、新能源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大型工程机械、大飞机装备基地等成熟产业集聚区,表明承载产业发展是上海临港与生俱来的基因。
2019年,上海临港在园区招商方面统筹推进、精准发力、重点突破,统筹效果显著,各园区板块产业特色优势互补,产业集群集聚态势愈加显著,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上海临港在区域合作模式上进行创新,形成了“区区合作、品牌联动”的模式,从根源上解决了不同区域政府之间的利益共享机制,打响“临港”、“漕河泾”、“新业坊”等三大品牌,通过输出管理团队、管理模式与品牌价值,在浦东临港、松江新桥九亭、闵行浦江、浦东康桥、奉贤南桥、普陀桃浦、金山枫泾等上海的十二个区县以及浙江海宁、江苏盐城进行战略布局,快速进行园区复制,极大地突破了公司的发展空间、提升了品牌影响力。
上海临港地区位于浦东东南沿海,气候潮湿多风,30%的规划面积是新城规划后围垦成陆。以围垦前海岸线为基准,规划区全部位于距离海岸线km范围内,处于陆地生态系统与海洋生态系统的交汇点,属于典型生态过渡特点的海岸带地域系统。该区域复杂、开放的生态系统特征,既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也具有易受扰动的生态敏感性。是上海市域生物多样性较高的地区之一。
在宜居的同时,这里也很宜业——对照上海2035总规以及市委市政府对临港的要求,基本明确临港面向2035的发展定位:临港地区是上海面向未来的重要战略引擎,滨江沿海发展廊道上的综合性节点城市,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主体承载区,是以自贸区创新、产业发展创新、政府职能创新为特色的开放创新先行试验区。未来,临港将打造成为以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为支撑的“国际智造城”,以产城深度融合、生态美丽、智慧宜居、海洋文化繁荣为内涵的“滨海未来城”。
上海临港高举践行国家战略的旗帜,以“产业发展的推动者、城市更新的建设者”为使命,在园区开发建设中,强化产城融合、产金融合和产学研融合发展,培育高质量产业、建设高品质物业、集聚高素质人才、形成高活力生态,为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以及城市功能提升作出了积极贡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