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凡人歌·同心抗疫|1小时搭起守路帐篷上海老木匠也是“基建狂魔”
图说:蔡建明和潘力一同为帐篷搭起架子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近日,申城时有风雨。奉贤和浦东惠南的大集市、大团本地的五金店,浦东金园村村干部潘力跑了个遍。但是,他没找到一顶能为道口志愿者遮风挡雨的帐篷。
苦寻两小时未果,潘力回到金园村时已是下午3点52分。此时,潘力想起老宅邻居蔡建明。潘力儿时的乐趣,就是看着蔡爷爷做木工。既然外面买不到帐篷,那就请村民做一个。潘力当即出发,前往蔡建明家。
“守护村子,我们肯定出力。”蔡建明、朱龙仙夫妇听到小潘的求助,一口答应下来。天色渐暗,两户人家分头行事。蔡建明将仓库里的切割机拖了出来,朱龙仙取来平日用于罩蔬菜的尼龙薄膜。潘力则回到隔壁老宅,找出可用的木块。
退休多年,蔡建明手艺不减。木块迅速被切割成条。木条交错,连接处用铆钉钉牢。三角形的每个角,都是支撑点,用铁丝缠住。20根木条组成的结构,简单而牢靠。它是蔡建明大半辈子木工经验得出的作品。在潘力和另外两位村民的帮助下,帐篷雏形迅速诞生。罩上几层尼龙薄膜,这帐篷不仅防风防雨,还能保暖。
图说:帐篷能容纳3位志愿者和一张登记桌
从潘力求助,到帐篷出炉,用时不足一小时。
5点不到,蔡建明开着三轮电动车,将帐篷送到三三公路金长树路交界处。这里是金园村三个重要道口之一。返沪进村的居民,会在此登记并测量体温。执勤的志愿者邵阿姨夫妇,惊讶道:“我们也就中午提了一句,没想到还真弄出来了。”他们与村委干部王丽华一同,在路口驻守到深夜。而帐篷,让他们在执勤的头部天,就感受到三分暖意。
“金园村的帐篷”一经问世,周边村里纷纷效仿。“大团和周边几个镇的村居,都有学我们的。”潘力说道,“有的村自己做帐篷。还有的村,直接找工地支援了一个集装箱。”
据潘力介绍,大团镇政府逐步完善志愿者执勤的后勤保障。金园村不仅三个路口都有了帐篷,有条件的帐篷还配备了电灯。
2月9日中午,“金园村的帐篷”在服役五天后,退居二线,作为村内小道口的执勤岗。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