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区“创新挑战赛”助力高新产业八大项目签约引领技术革新
在近期举行的第七届长三角国际创新挑战赛·奉贤区东方美谷专场赛上,奉贤区以其独特的方式链接各类创新主体,极大地激发了区域内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变化,各地城市纷纷寻求新方法来促进经济转型与升级。而奉贤区,作为上海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举办“创新挑战赛”,将传统产业与新兴科技相结合,以期引领地方经济的更高质量发展。这一赛事不仅关注技术需求,更将目光投向与之对接的各类解决方案,促成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紧密合作。
在今年的专场赛中,奉贤区成功挖掘了104项技术需求,并征集了80项解决方案,形成了62项合作意向。这样的高效对接显示出奉贤区在创新资源整合方面的成熟与灵活。副区长李嘉宁的介绍中提到,截至今年11月,奉贤区已经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000多家,其中147家为市级科技“小巨人”企业。这不仅是区域科技实力的体现,更为各个行业的前沿科技创新提供了生长土壤。
通过“创新挑战赛”,奉贤区逐渐形成了一个活跃的创新生态系统,既吸引了各类科技企业的积极参与,又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此外,自2017年举办以来,共有1600多家企业参与赛事,征集的技术需求与解决方案累计超过2000项。这些数据不仅体现了区域内企业的创新意愿,也展示了奉贤在推动产学研合作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
在活动当天,八个“揭榜挂帅”项目的正式签约更是为大会增添了光彩。从美丽大健康到新能源、新材料及数智装备,这些项目覆盖了奉贤区的多个重点产业领域。其中,上海锐康生物公司与浙江工业大学的“生物医药活性分子的合成生物制造”项目,利用菌株改造技术,预计将每年为企业新增利润5000万元以上。
又例如,上海科利思智能设备公司与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合作开发的项目,致力于提升生产效率30%以上,并且能够实现24小时连续运作,以减少焊接工人的劳动强度,为船舶和风电行业提供高质量的焊接工具。这些项目不仅展示了奉贤区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方面的能力,也体现了企业与高校之间的深度合作,将学术界的前沿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提供了多元化的解决方案。
作为赛事的评审组专家,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赵黎明指出,本次赛事项目能够精准对接需求,对于行业痛点进行有效回应,推动了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一些出题方的项目表现尤为突出,诸如上海权星智控系统工程提出的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软体夹持器相关技术研发,正是在关键技术痛点上的敏锐洞察。
另外,上海迪必尔制药装备公司提出的“智能光控微生物反应器的研制”项目,则致力于突破能源转化的技术瓶颈,将推动智能生物制造产业的发展。从这些项目中,我们可以看出,奉贤区正在通过“创新挑战赛”的平台,积极地释放出一个个具有潜力的创新项目与团队。
上海市科委副主任翟金国表示,奉贤区利用“赛”这个平台,连接了各类创新主体,为大量企业解决了创新难题,同时在全市范围内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未来,奉贤区将继续发挥此类赛事的功能,有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和人才链三者的深入融合。
通过不断的努力,奉贤区不仅在推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还在为区域、乃至国家层面的科技创新与经济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这场创新挑战赛对奉贤区的未来发展无疑是一次有效的尝试,也是提升地方经济动能的重要举措。
展望未来,奉贤区的承诺在于通过持续的创新驱动,塑造一个更加开放、高效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通过不断优化政策环境,为创业者和科研团队提供舞台,继续深化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奉贤区将继续在新时代的创新浪潮中领航,助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希望未来有更多像“揭榜挂帅”项目这样的成功案例,推动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为其他地区的创新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
通过这样的实践探索,奉贤区将不断释放出科技创新的活力,真正实现经济与科技的双向赋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