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奉贤研发厂房租售招商 > 正文内容

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究竟构建了怎么样的文创“版图”?

  散落在上海各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正成为上海文化品牌新势力。作为国内文化产业的“探路者”,十余年间,上海市已经有137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含20家示范园区)获市级文创园区称号,入驻文创企业2万多家,入驻企业营收近5500亿元。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究竟构建了怎么样的文创“版图”?

  近几年来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猛,其发展速度一直高于上海的整体经济发展速度。2017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产业增加值3340亿元,同比增长10.3%。毫无疑问,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上海蕞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同时也必将在上海未来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功能转型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根据发展特征的不同,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可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2004年上海市经委正式授牌创意产业集聚区前,可以视为创意产业园区的自发集聚期。特别是2000年上海正式启动“都市型工业”规划,一些存在市内的厂房、仓库因为低廉的租金吸引了很多文化创意产业从业者的进驻。他们在这里形成了小范围的文化创意园区集群,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萌芽也随之开启。

  鉴于大量独具风格又兼具艺术特色的老厂房和旧仓库多分布于市区,这一时期园区多依托莫干山路、泰康路、福佑路一带进行发展,主要呈现出零星式分布的空间格局特征。

  从产业上来看,该阶段形成的产业较多地集中在创意含金量较高的艺术产业上,但园区集聚度不高,产业结构较为单一。

  2004年,上海市经委为全市头部批18家创意产业园区正式挂牌“创意产业集聚区”,同时一批地方性政策法规陆续出台,使得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大幅提升,上海因而成为中国创意产业发展蕞为迅速的城市之一。

  这一阶段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打破了萌芽阶段市区零星式分布形态,形成了以园区为中心,周边商业空间、文化休闲娱乐空间相互提升、拓展的同心圆式互动布局。

  产业上,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主题特色日趋明显,在园区内形成了以主题产业为主的企业共生关系,比如以视觉艺术、摄影艺术、雕塑艺术、美术展览为主的艺术创作和展示类园区;以动漫开发、虚拟现实、网络运营、策划外包为主的技术创新和服务外包类园区等。

  2010年2月,为进一步实现“设计之都”的宏伟蓝图,上海将“工业设计、时尚设计、建筑设计和多媒体艺术设计”作为重点品牌建设领域,为文化创意走出去打下坚实基础,文化创意园区迈入成熟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发展开始注重创意空间、创意工作、创意生活三位一体的“园区、商业、社区”联动格局的建设,并不断形成了以园区为主题单元,商业、社区共生共存的布局模式。同时,在已有的发展基础上,园区开始注重品牌建设。这不仅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著名创意设计企业和人才入驻,也因为园区的规划发展成为了中外游客青睐的热点。

  2016年5月,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发布了《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 年)》(戳此查看全文),明确提出按照“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科技、制造、金融、贸易、城市宜居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2017年12月,上海市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上海文创50条”),围绕着力推动文化创意重点领域加快发展、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引导资源要素向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等提出50条举措。

  同时在上海全力打响“四大品牌”的背景下,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将更快进入创新发展、融合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园区将更容易形成带状连片集聚发展的空间格局。

  纵观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历程及特点,可以看出上海在进行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建设过程中,除了充分利用自身特定的区域优势,还重视行业推进、人才集聚、社会整合等问题的解决与突破,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模式。

  产业地图是一种综合运用信息化、数字化方式展示产业经济、空间布局的表现形式,是对产业现状、企业资源、创新资源、产业组织、产业结构等的全新解读。它既能够直观的反映区域产业发展和布局现状,也能够规划未来嫦娥业发展重点和空间布局,起到指引作用。

  去年12月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了《上海市产业地图》,系统梳理了全市产业发展现状,明确了各区及重点区域的产业定位,谋划了重点行业的空间布局。发现,《上海市产业地图》中专门设置“文化创意”相关内容,详细介绍了上海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及布局情况。

  根据这份《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地图》,上海将构建一轴、一圈、两带、多区的空间布局。

  另有机构根据上海108个创意产业园区和基地的空间位置,通过ARCGIS中的核密度方法对上海创意产业园区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形成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地图,以期为上海市产业地图的规划以及上海未来文化创意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新的借鉴和启发。

  研究显示,上海八成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位于中心城区,贯穿北部大学密集区、沿苏州河及内环线。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108个园区中,中心城区占据了93个,占比达到86%。究其原因,

  主要是中心城区优势资源的吸引。上海城市中心区域汇集了城市各类前沿信息,集中了一批具有历史保护价值的老厂房,而创意产业恰好是一个需要大胆创新和汲取大量信息的产业形态,所以市中心的这些优势资源为创意产业从业人员提供了信息和空间基础。

  另一方面,上海市政府一直致力于市中心产业的“退二进三”进程以及推进都市型产业的发展战略,积极推动旧城的更新改造工作,使得旧城大批租金低廉的历史建筑和厂房吸引了具有高附加值创意企业的入驻。

  进一步分析上海中心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地图,可以看出,上海市中心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本形成了连片发展的态势,整体呈现一带多点的分布格局。大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分布在贯穿北部大学密集区、沿苏州河及内环线的一条集聚带上,该集聚带集中了68个创意产业园区,占总共93个园区的73%。

  □ 高校密集区。创意产业的发展有赖于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因此,上海一些创意产业园区依托大学、科研院所集聚而成。如杨浦区的“昂立设计创意园”是凭借同济大学土木建筑专业的人才技术优势集聚而成,而借助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成立起来的“设计工厂”是国内首家以产学研结合为一体的创意产业。

  □ 沿苏州河集聚区。沿苏州河分布有赖于旧工业建筑空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中接近80%的园区是在旧工业建筑空间基础上加以改造而成。苏州河两岸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苏州河沿岸创意产业带以河岸经济开发和旧区改造为契机,充分利用苏州河沿岸的老厂房、老仓库,以及其他历史建筑资源,建设一批以设计、动漫游戏、媒体、广告等为特色的创意产业。此外,旧厂房、旧仓库相对而言租价低廉,也是吸引大量艺术家和创意人员的重要原因。

  □ 内环线周边集聚区。内环线附近区域位于上海中心城区的边缘区,生活服务设施完善,拥有较多地历史建筑,各方面条件便利,拥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同时相比较城市核心区而言,该区域租金相对较低,利于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的创意产业的成长。

  中心城区之外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呈零星分布格局。中心城区之外的15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零散分布在宝山区、嘉定区、青浦区、松江区、闵行区和浦东新区。除松江区的上海头部视觉创意广场、胜强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园,其他园区均位于“一轴一圈两带多区”产业格局范围内。

  宝山区的1919创意码头位于上海产业地图中沿黄浦江文化创意发展带。

  嘉定区的艺谷文化创意产业园主要位于沿苏州河文化创意发展带上,是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向西部推进的重要平台。

  青浦区的尚都休闲广场以及浦东新区的美邦启业产业园位于东西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轴上。

  浦东新区由于拥有强大的技术和人才支撑,创意产业类型多样,并发展了具有本土特色和与国际接轨的全球创意产业,产业园区具有国际性,主要分布在沿中外环新经济带。

  经过十多年发展,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已经拥有亮眼的成绩单:

  “版图”拓展:据市文创办统计,2018年符合市级标准的园区数量已达137家,分布15个区总面积近700万平方米;

  “人气”聚拢:入驻企业两万多家,既涵盖影视、出版等传统领域,更汇聚时尚、设计、游戏电竞等新兴领域;

  “生意”做大:入驻企业创造总营收近5500亿元。

  另外了解到,2018年,上海市文创办还修订了《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管理办法》和《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示范楼宇和空间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强化园区特色定位,加快推进市级文创园区品牌化、特色化、连锁化发展,推动园区内涵式发展。另外,上海市还首批评选出10家示范楼宇、20家示范空间,形成文创园区、楼宇、空间互为补充的产业载体布局。

  由于起步较早,在专业化运用管理和企业深度服务方面的探索较为成熟,因此一批有条件的园区运营主体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管理服务标准、打造自身的品牌价值和影响力。同时,同时,部分园区通过结合自身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明确自身建设特色,坚持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形成了核心主导产业清晰、产业特色鲜明等优势。

  下一步,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何发展?

  下一步,上海将推动产业集聚和产城融合发展,推动园区、社区一体化进程,鼓励文创园区作为政府与行业、市场的对接平台,服务于城市更新功能,打造文创园区、街区、社区示范项目。同时,编制文创地图,建立园区信息库,促使各园区协同创新、互补合作、提升能级,促进文化创意产业要素资源共享。

  声明:此消息、图片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网络媒体,本平台登载此文和此图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和图片内容仅供参考。

  公元2011年7月,华夏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的前身大连鑫汇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经大连市政府批准注册成立,后经国务院24部委部际联席会议验收通过,于2013年2月正式运营。 华夏文交所致力打造“综合类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独创的“三合+六证”商业模式,有效解决各类文化资源在交易过程中存在的难题,彻底打消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向文化产业流动的技术障碍及心理顾虑,充分利用“互联网+文化+金融”的创新模式,实现文化资源与金融资本的高效对接。 新时期、新机遇,华夏文交所将一如既往,秉承“公平、公开、公正、公信”的原则,积极发挥文交所的“价值导向功能、价格发现功能、风险化解功能”,为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做出贡献。

  快速开通微博你可以查看更多内容,还可以评论、转发微博。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fxcfw.com.cn/index.php/post/1106.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中国制造与中国“智”造的接力——老旧厂房如何变身时尚新地标

中国制造与中国“智”造的接力——老旧厂房如何变身时尚新地标

  若说上海有什么魔力,当属城市的开放和繁荣——东方韵味和西方风情在这里交织,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在这里融合。前一刻还在外滩遥望陆家嘴的摩天大厦,过一会就转进了曲折回旋的老弄堂。漫步在局门路,8号桥文创园的红色砖墙在两侧绵延,阳光从法国梧桐的叶隙穿过,唤醒沉睡已久的记忆。   局门路得名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江南制造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正是发轫于此。历史的年轮滚滚向前,许多工...

九里亭这座老仓库华丽变身7万㎡文化创意园一百余家企业入驻成功申报创业孵化基地

九里亭这座老仓库华丽变身7万㎡文化创意园一百余家企业入驻成功申报创业孵化基地

  原标题:九里亭这座老仓库华丽变身7万㎡文化创意园,一百余家企业入驻,成功申报创业孵化基地   走进园区,一栋栋红砖墙面的建筑透露着岁月痕迹,建筑之间,两个集装箱上下堆叠,营造出别具一格的空间视觉效果。位于九里亭街道沪亭北路218号的九里工坊,原先是一座老仓库,经过改建,如今成为了松江一处文化创意产业园。   “以前这里是租给人家用的仓库,根据文创...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老厂房、老粮库变身文旅新地标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老厂房、老粮库变身文旅新地标

  运河湾、运河汇、运河公园……运河边的许多网红打卡点,是由老厂房、老粮库等蝶变而来,兼具工业风、年代感与时尚气息。   6月24日至27日,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江苏省委网信委主办的“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常州大运河工业遗产展览馆、宿迁中运河老粮库文化创意产业园、无锡运河艺术公园、运河汇等文旅新地标。   中国头部代...

创意学人全球头条丨上海蓬勃兴起的文创园区:点亮城市创意

创意学人全球头条丨上海蓬勃兴起的文创园区:点亮城市创意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创意学人全球头条丨上海,蓬勃兴起的文创园区:点亮城市创意   几十年前,俯瞰上海,苏州河及交通线沿线密布的工厂,支撑起城市发展的经济脉络。如今,再度打开上海地图,会发现老厂房、旧仓储空间等工业遗存,已蜕变为创意城市的崭新地标。M50、田子...

博罗园洲东江粮仓搭建平台培育更多“年轻态”

博罗园洲东江粮仓搭建平台培育更多“年轻态”

  博罗园洲东江粮仓搭建平台培育更多“年轻态”今日惠州网 2023-10-05 11:25   北京顺义钱粮市集、上海朱家角一尺花园、江苏无锡华庄粮仓……将旧粮仓改造为文化创意空间,已成为国内城市更新的一股潮流。在惠州东江之畔,东坡亭粮仓文化创意园、752艺术仓于近年相继开园,完成传统“物质粮仓”向现代“文化粮仓”的转变。   东...

各界优秀青年走进奉贤新城地标感受“未来之城”文化之美、产业之兴

各界优秀青年走进奉贤新城地标感受“未来之城”文化之美、产业之兴

  央广网上海3月29日消息(记者唐奇云 通讯员金丽娜)今天(29日),全国各界优秀青年、上海市青年联合会代表、上海市青年企业家协会代表们来到上海奉贤,实地走访奉贤新城地标,感受这座“未来之城”的文化之美、产业之兴、生态之靓。作为上海五个新城之一,奉贤新城正围绕“独立、无边界、遇见未见”,致力于打造总部经济集聚地、诗意人生栖息地、文化创意成长地。...

大运河新书场透出“老味道”演绎城市独特文艺风情

大运河新书场透出“老味道”演绎城市独特文艺风情

  3号老粮库的“运河书场”里,座无虚席,异常热闹。程鹏摄   中新网宿迁4月30日电 (刘林 程鹏)30日上午,络绎不绝的游客沿着运河蜿蜒曲折的流淌脉络,行走在江苏宿迁中运河风光带,清风徐徐、树木繁茂、水流潺潺、栈道蜿蜒。   当日,江苏宿迁大运河沿岸休闲文化新地标——中运河老粮库文化创意产业园正式开园,3号老粮库的“运河书场”里,座无虚席,异常热...

成都旧厂房“变身”城市文创坐标新兴消费场景在这聚集

成都旧厂房“变身”城市文创坐标新兴消费场景在这聚集

  激活文旅消费新场景,更好满足群众个性化、多元化消费需求,让群众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幸福美好……成都,国庆请你耍“安逸”。   国庆怎么玩?记者整理了成都新兴打卡点位,围绕“创意游”“科普游”“街巷游”“音乐游”四类主题在国庆期间连续推出系列报道。今日,带你走进萌想星球·107文创园区、梵木Flying文创园。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日渐成为成都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