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奉贤研发厂房租售招商 > 正文内容

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究竟构建了怎么样的文创“版图”?

  散落在上海各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正成为上海文化品牌新势力。作为国内文化产业的“探路者”,十余年间,上海市已经有137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含20家示范园区)获市级文创园区称号,入驻文创企业2万多家,入驻企业营收近5500亿元。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究竟构建了怎么样的文创“版图”?

  近几年来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猛,其发展速度一直高于上海的整体经济发展速度。2017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产业增加值3340亿元,同比增长10.3%。毫无疑问,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上海蕞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同时也必将在上海未来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功能转型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根据发展特征的不同,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可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2004年上海市经委正式授牌创意产业集聚区前,可以视为创意产业园区的自发集聚期。特别是2000年上海正式启动“都市型工业”规划,一些存在市内的厂房、仓库因为低廉的租金吸引了很多文化创意产业从业者的进驻。他们在这里形成了小范围的文化创意园区集群,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萌芽也随之开启。

  鉴于大量独具风格又兼具艺术特色的老厂房和旧仓库多分布于市区,这一时期园区多依托莫干山路、泰康路、福佑路一带进行发展,主要呈现出零星式分布的空间格局特征。

  从产业上来看,该阶段形成的产业较多地集中在创意含金量较高的艺术产业上,但园区集聚度不高,产业结构较为单一。

  2004年,上海市经委为全市头部批18家创意产业园区正式挂牌“创意产业集聚区”,同时一批地方性政策法规陆续出台,使得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大幅提升,上海因而成为中国创意产业发展蕞为迅速的城市之一。

  这一阶段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打破了萌芽阶段市区零星式分布形态,形成了以园区为中心,周边商业空间、文化休闲娱乐空间相互提升、拓展的同心圆式互动布局。

  产业上,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主题特色日趋明显,在园区内形成了以主题产业为主的企业共生关系,比如以视觉艺术、摄影艺术、雕塑艺术、美术展览为主的艺术创作和展示类园区;以动漫开发、虚拟现实、网络运营、策划外包为主的技术创新和******外包类园区等。

  2010年2月,为进一步实现“设计之都”的宏伟蓝图,上海将“工业设计、时尚设计、建筑设计和多媒体艺术设计”作为重点品牌建设领域,为文化创意走出去打下坚实基础,文化创意园区迈入成熟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发展开始注重创意空间、创意工作、创意生活三位一体的“园区、商业、社区”联动格局的建设,并不断形成了以园区为主题单元,商业、社区共生共存的布局模式。同时,在已有的发展基础上,园区开始注重品牌建设。这不仅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著名创意设计企业和人才入驻,也因为园区的规划发展成为了中外游客青睐的热点。

  2016年5月,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发布了《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 年)》(戳此查看全文),明确提出按照“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科技、制造、金融、贸易、城市宜居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2017年12月,上海市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上海文创50条”),围绕着力推动文化创意重点领域加快发展、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引导资源要素向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等提出50条举措。

  同时在上海全力打响“四大品牌”的背景下,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将更快进入创新发展、融合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园区将更容易形成带状连片集聚发展的空间格局。

  纵观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历程及特点,可以看出上海在进行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建设过程中,除了充分利用自身特定的区域优势,还重视行业推进、人才集聚、社会整合等问题的解决与突破,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模式。

  产业地图是一种综合运用信息化、数字化方式展示产业经济、空间布局的表现形式,是对产业现状、企业资源、创新资源、产业组织、产业结构等的全新解读。它既能够直观的反映区域产业发展和布局现状,也能够规划未来嫦娥业发展重点和空间布局,起到指引作用。

  去年12月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了《上海市产业地图》,系统梳理了全市产业发展现状,明确了各区及重点区域的产业定位,谋划了重点行业的空间布局。发现,《上海市产业地图》中专门设置“文化创意”相关内容,详细介绍了上海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及布局情况。

  根据这份《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地图》,上海将构建一轴、一圈、两带、多区的空间布局。

  另有机构根据上海108个创意产业园区和基地的空间位置,通过ARCGIS中的核密度方法对上海创意产业园区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形成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地图,以期为上海市产业地图的规划以及上海未来文化创意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新的借鉴和启发。

  研究显示,上海八成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位于中心城区,贯穿北部大学密集区、沿苏州河及内环线。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108个园区中,中心城区占据了93个,占比达到86%。究其原因,

  主要是中心城区优势资源的吸引。上海城市中心区域汇集了城市各类前沿信息,集中了一批具有历史保护价值的老厂房,而创意产业恰好是一个需要大胆创新和汲取大量信息的产业形态,所以市中心的这些优势资源为创意产业从业人员提供了信息和空间基础。

  另一方面,上海市政府一直致力于市中心产业的“退二进三”进程以及推进都市型产业的发展战略,积极推动旧城的更新改造工作,使得旧城大批租金低廉的历史建筑和厂房吸引了具有高附加值创意企业的入驻。

  进一步分析上海中心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地图,可以看出,上海市中心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本形成了连片发展的态势,整体呈现一带多点的分布格局。大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分布在贯穿北部大学密集区、沿苏州河及内环线的一条集聚带上,该集聚带集中了68个创意产业园区,占总共93个园区的73%。

  □ 高校密集区。创意产业的发展有赖于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因此,上海一些创意产业园区依托大学、科研院所集聚而成。如杨浦区的“昂立设计创意园”是凭借同济大学土木建筑专业的人才技术优势集聚而成,而借助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成立起来的“设计工厂”是国内首家以产学研结合为一体的创意产业。

  □ 沿苏州河集聚区。沿苏州河分布有赖于旧工业建筑空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中接近80%的园区是在旧工业建筑空间基础上加以改造而成。苏州河两岸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苏州河沿岸创意产业带以河岸经济开发和旧区改造为契机,充分利用苏州河沿岸的老厂房、老仓库,以及其他历史建筑资源,建设一批以设计、动漫游戏、媒体、广告等为特色的创意产业。此外,旧厂房、旧仓库相对而言租价低廉,也是吸引大量艺术家和创意人员的重要原因。

  □ 内环线周边集聚区。内环线附近区域位于上海中心城区的边缘区,生活******设施完善,拥有较多地历史建筑,各方面条件便利,拥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同时相比较城市核心区而言,该区域租金相对较低,利于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的创意产业的成长。

  中心城区之外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呈零星分布格局。中心城区之外的15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零散分布在宝山区、嘉定区、青浦区、松江区、闵行区和浦东新区。除松江区的上海头部视觉创意广场、胜强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园,其他园区均位于“一轴一圈两带多区”产业格局范围内。

  宝山区的1919创意码头位于上海产业地图中沿黄浦江文化创意发展带。

  嘉定区的艺谷文化创意产业园主要位于沿苏州河文化创意发展带上,是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向西部推进的重要平台。

  青浦区的尚都休闲广场以及浦东新区的美邦启业产业园位于东西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轴上。

  浦东新区由于拥有强大的技术和人才支撑,创意产业类型多样,并发展了具有本土特色和与国际接轨的全球创意产业,产业园区具有国际性,主要分布在沿中外环新经济带。

  经过十多年发展,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已经拥有亮眼的成绩单:

  “版图”拓展:据市文创办统计,2018年符合市级标准的园区数量已达137家,分布15个区总面积近700万平方米;

  “人气”聚拢:入驻企业两万多家,既涵盖影视、出版等传统领域,更汇聚时尚、设计、游戏电竞等新兴领域;

  “生意”做大:入驻企业创造总营收近5500亿元。

  另外了解到,2018年,上海市文创办还修订了《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管理办法》和《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示范楼宇和空间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强化园区特色定位,加快推进市级文创园区品牌化、特色化、连锁化发展,推动园区内涵式发展。另外,上海市还首批评选出10家示范楼宇、20家示范空间,形成文创园区、楼宇、空间互为补充的产业载体布局。

  由于起步较早,在专业化运用管理和企业深度******方面的探索较为成熟,因此一批有条件的园区运营主体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管理******标准、打造自身的品牌价值和影响力。同时,同时,部分园区通过结合自身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明确自身建设特色,坚持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形成了核心主导产业清晰、产业特色鲜明等优势。

  下一步,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何发展?

  下一步,上海将推动产业集聚和产城融合发展,推动园区、社区一体化进程,鼓励文创园区作为政府与行业、市场的对接平台,******于城市更新功能,打造文创园区、街区、社区示范项目。同时,编制文创地图,建立园区信息库,促使各园区协同创新、互补合作、提升能级,促进文化创意产业要素资源共享。

  声明:此消息、图片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网络媒体,本平台登载此文和此图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和图片内容仅供参考。

  公元2011年7月,华夏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的前身大连鑫汇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经大连市政府批准注册成立,后经国务院24部委部际联席会议验收通过,于2013年2月正式运营。 华夏文交所致力打造“综合类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独创的“三合+六证”商业模式,有效解决各类文化资源在交易过程中存在的难题,彻底打消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向文化产业流动的技术障碍及心理顾虑,充分利用“互联网+文化+金融”的创新模式,实现文化资源与金融资本的高效对接。 新时期、新机遇,华夏文交所将一如既往,秉承“公平、公开、公正、公信”的原则,积极发挥文交所的“价值导向功能、价格发现功能、风险化解功能”,为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做出贡献。

  快速开通微博你可以查看更多内容,还可以评论、转发微博。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fxcfw.com.cn/index.php/post/1106.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上海文创|老建筑变身网红文创空间平衡产业与流量是个问题

上海文创|老建筑变身网红文创空间平衡产业与流量是个问题

  从新世纪初由上海汽车制动器厂旧厂房改建的8号桥创意园区,到如今大热的以武康路为代表的衡复风貌区文创街区,众多依托旧厂房、老建筑改建的文创空间成为上海城市更新的一大特色。这些文创空间既展现了国家产业调整的方向与当代城市的发展模式,又将海派文化的精神内容以现代创意产业形式加以展示。随着媒体曝光量的增加,不少文创空间成为社交平台上的热门打卡地。但是,在走红的同时也需要警惕过度流量化对文创...

中国制造与中国“智”造的接力——老旧厂房如何变身时尚新地标

中国制造与中国“智”造的接力——老旧厂房如何变身时尚新地标

  若说上海有什么魔力,当属城市的开放和繁荣——东方韵味和西方风情在这里交织,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在这里融合。前一刻还在外滩遥望陆家嘴的摩天大厦,过一会就转进了曲折回旋的老弄堂。漫步在局门路,8号桥文创园的红色砖墙在两侧绵延,阳光从法国梧桐的叶隙穿过,唤醒沉睡已久的记忆。   局门路得名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江南制造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正是发轫于此。历史的年轮滚滚向前,许多工...

他山之石丨蓬勃兴起的上海文创园区:打造城市创意新名片

他山之石丨蓬勃兴起的上海文创园区:打造城市创意新名片

  原标题:他山之石丨蓬勃兴起的上海文创园区:打造城市创意新名片   几十年前,俯瞰上海,苏州河及交通线沿线密布的工厂,支撑起城市发展的经济脉络。如今,再度打开上海地图,会发现老厂房、旧仓储空间等工业遗存,已蜕变为创意城市的崭新地标。137家市级文创园区星罗棋布,围绕“一轴、一带、两河、多圈”的空间布点,加速“厂区—园区—社区—城区”迭代升级,打造融入周边环境的开放式...

华夏泰科-江苏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创建单位名单公示

华夏泰科-江苏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创建单位名单公示

  华夏泰科作为中小企业公共******示范平台,依托自研发大数据平台,整理全国蕞新政策信息,帮助企业科学、高效的规划发展路径,抢占市场先机。欢迎大家搜索华夏泰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公共******平,免费查看全国蕞新政策信息。   根据《关于开展2023年度江苏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单位申报工作的通知》(苏文旅发﹝2023﹞92号)、《关于对部分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单位开展复验工...

当创意产业“拍了拍”老旧厂房……

当创意产业“拍了拍”老旧厂房……

  “两只鸟论”视野下的苏州古城创意革命   7月31日,在姑苏区盘胥路188号,苏州古城区首个多功能运动产业园蓝SPORT文化创意产业园正式亮相。走进园内,显眼的红砖房、旧仓库展示着时代的印记;而一辆“网红”火车和墙壁上的涂鸦,为整个园子增添了十足的文艺范。   这里的前身是苏州玻璃厂,2002年改建为德合小商品市场,一时成为苏州市民低价淘宝的胜地...

成都旧厂房“变身”城市文创坐标新兴消费场景在这聚集

成都旧厂房“变身”城市文创坐标新兴消费场景在这聚集

  激活文旅消费新场景,更好满足群众个性化、多元化消费需求,让群众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幸福美好……成都,国庆请你耍“安逸”。   国庆怎么玩?记者整理了成都新兴打卡点位,围绕“创意游”“科普游”“街巷游”“音乐游”四类主题在国庆期间连续推出系列报道。今日,带你走进萌想星球·107文创园区、梵木Flying文创园。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日渐成为成都城市化...

打造南上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14个文化创意项目落户奉贤

打造南上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14个文化创意项目落户奉贤

  人民网上海3月20日电 3月19日,由******上海市奉贤区委员会、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主办的“数字江海 文耀新城”奉贤区文化创意产业招商推介会顺利召开。推介会上,5个文化创意基地正式揭牌,14个文化创意项目签约落户,筑巢引凤,助力奉贤文化创意之都建设。   会上,******奉贤区委副书记、代区长袁泉致欢迎辞。袁泉指出,奉贤正在进行“四城一都”建设,以文化创意赋能新城建设,把...

文化创意赋能新城建设奉贤5个基地揭牌14个项目签约

文化创意赋能新城建设奉贤5个基地揭牌14个项目签约

  文化创意赋能新城建设,奉贤5个基地揭牌14个项目签约   2021-03-20 13:53   新民晚报讯(记者 李一能)为加快打造南上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推动文创产业专业化、品牌化、集聚化发展,昨天下午,“数字江海 文耀新城”奉贤区文化创意产业招商推介会在沪召开。会议旨在助力以文化创意赋能新城建设,把创新创造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让艺术人文走进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