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奉贤研发厂房租售招商 > 正文内容

当创意产业“拍了拍”老旧厂房……

  “两只鸟论”视野下的苏州古城创意革命

  7月31日,在姑苏区盘胥路188号,苏州古城区首个多功能运动产业园蓝SPORT文化创意产业园正式亮相。走进园内,显眼的红砖房、旧仓库展示着时代的印记;而一辆“网红”火车和墙壁上的涂鸦,为整个园子增添了十足的文艺范。

  这里的前身是苏州玻璃厂,2002年改建为德合小商品市场,一时成为苏州市民低价淘宝的胜地。2016年初,市场正式闭门谢客,逐渐沉寂。然而,当创意产业遇上老厂房,新的******重新被燃起。

  姑苏区是全国首个也是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近年来,伴随着“退二进三”进程的加快,辖区内遗留了不少老厂房、老市场等闲置资源,就像一颗颗珍珠散落在古城中。这些载体既是工业遗存,更是亟待开发的、可利用的发展空间。在践行古城保护、探索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有效盘活利用这些闲置的载体资源,聚焦特色化发展,无疑为区域发展注入智力来源,带来消费动力,提升产业能级。“退二进三”,目的就是要向“存量空间”要“增量价值”。

  于是,一大批老厂房内涌动起创意革命,工业遗存变成新空间、新产品,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为古城更新注入新活力。这方面的工作尽管十分繁重,但思路非常清晰,就是按照“两只鸟论”的思想来阐释“调结构、转方式”的战略意义和方向路径:

  一个是“凤凰涅槃”,另一个是“腾笼换鸟”。

  走进刚刚亮相的蓝SPORT文化创意产业园,可以感受到文艺范十足的场景和旧厂房融为一体,历史味道的外壳和运动感强烈的内在相得益彰。

  记者在产业园内看到,原本的老建筑被很好地保留,在经过精心规划和更新改造后,办公区、火车主题市集区、剧场区、网红打卡商业区、联合办公孵化区以及体育场馆区等六大板块区分清晰。园子的正中央,一辆“网红”火车把工业遗存的怀旧风体现得淋漓尽致,而缤纷的色彩和有趣的墙壁涂鸦,则为产业园融入了多元化、年轻化的元素,展现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作为一座运动主题产业园,蓝SPORT文化创意产业园囊括了足球、篮球、羽毛球、轮滑、攀岩、乒乓球、潜水体验等体育板块,市民在这里可以尽情地挥洒汗水,感受运动带来的快乐。

  “我们遵循原有建筑风貌,对园区进行了整体设计改造,同步紧盯产业定位引项目。”江苏蓝园商业管理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莉介绍,未来,这里将打造成潮流文艺的聚集地,球鞋狂热爱好者期待的AJ博物馆,各种可供拍照打卡的网红甜品咖不久后也会与大家见面。

  除了蓝SPORT文化创意产业园,花里巷产业园、蓝芳华文化创意产业园、姑苏IP创意产业园、蓝989文化创意仓库、姑苏69阁文化创意产业园这些或正在打造,或已经让苏州人耳熟能详的创意产业园区,都是由老旧工业企业“关停并转”、搬离主城后留下的厂房改造而成的。

  正在打造的花里巷产业园,利用原苏州缝纫机厂的老厂房进行改造,预计今年10月份与市民见面。目前,产业园正面向网红轻餐、创意设计、国际品牌、媒体工作室、展厅场馆、文创IP、轻奢艺术、夜经济、影视传媒等业态展开招商。

  蓝芳华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前身是苏州金塔电子厂。

  人民路上的蓝芳华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前身苏州金塔电子厂,曾是全国电视机组装配件的重要生产基地。2018年起,江苏蓝园商业管理发展有限公司对该园区进行了整体设计改造,将其打造成一个集创意、体验、******等多元素为一体的“影视文艺创业社区”。

  位于东中市的姑苏IP创意产业园,前身是苏州五金产品的集销地和加工场。

  位于东中市的姑苏IP创意产业园,其前身是苏州五金产品的集销地和加工场,曾集聚不少低端业态。得益于政府部门的支持与打造,姑苏IP创意产业园在这里拔地而起。目前,园内入驻了诸如福马设计、上海文汇出版社、云边铺创意文化公司、荷言旗袍等一些已经具备成熟IP特质的企业。“自去年5月入驻产业园以来,在产业园方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们已和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大英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有了合作。”云边铺是姑苏IP创意产业园内的一家初创企业,负责人夏赟说,经过一年多的培育和发展,企业已成为文创行业中的新锐力量。

  姑苏古城里,曾经的一处处破败旧厂房,如今正重新崛起,一曲曲全新的“凤凰传说”,正在唱响四面八方。

  从“制造”到“智造”,盘活资源激发新动力

  创意产业园为何在古城区集中落地开花?

  2020年,在姑苏区党建引领产业园转型升级“书记项目”的推动下,古城区的老旧厂房改造驶入了快车道。“根据《姑苏区产业空间布局规划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姑苏区按照四大产业功能区建设方向,分三年逐步引导产业园转型升级。”姑苏区发改局副局长张卫说,目前,全区有星辉1976产业园、花里巷等15个改造项目正在推进,涉及建筑面积31.64万平方米,总投资近4亿元。“转型升级后的产业园,逐渐成为城市发展新空间、网红打卡新硅巷、项目集聚新高地。”张卫说。

  助力老旧厂房“华丽转身”,实现产权人、运营者、政府管理等各方的合作共赢,这既是城市更新的需要,也是以产业助力古城保护的重要举措。2013年,原苏州第二制药厂老厂房,被改造建成姑苏69阁文化创意产业园,拉开了古城区利用老旧厂房实现创意更新的序幕。在随后的几年中,原苏州丝绸进出口公司仓库、原东中市五金机电市场、原现代******大厦、原金塔电子厂等闲置、低效载体,分别被改造提升为蓝989文化创意仓库、姑苏IP创意产业园、联实大厦、蓝芳华文化创意园。

  姑苏69阁文化创意产业园是全市首家按标准化改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作为运营管理者,沈钧对产业园的发展感触颇深。“产业园前身为原苏州第二制药厂,在改造过程中,尽可能保留了原厂内的69栋单体老旧厂房以及烟囱广场、钢罐塔楼等文化元素,重新配套电缆、消防、智能等系统,再结合环古城河风貌带分设功能区,使老旧厂房充满怀旧气息和时尚元素。”沈钧说,从规划设计到建成开园至今,产业园不断挖掘整合、统筹利用各类优势,加强和深化文化项目的策划和推介。目前,包括洛可可设计苏州分公司、中国旅游设计院华东分院等一批文化传媒、装饰设计类企业已经入驻姑苏69阁,该园已成为姑苏区蕞大的文化创意产业园,2019年实现全口径税收3700万元,“今年,产业园已进入提档升级三期设计计划中,预计总投入将达到8000万元。”

  城市更新、产业迭代。当创意产业“拍了拍”老旧厂房,以全新的产业园形式出现在人们眼前后,下一步,如何让它们的表现更惊艳,生命力更长久?

  苏州大学商学院教授沈健认为,近些年,全国各地都在发展创意产业园,一哄而上带来的问题是个性特点不突出、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为此,创意产业园要走得更为长远,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定位。“究竟是走接地气还是高大上的路线,这得和城市的风貌风格、周边的消费群体相匹配,找准定位,”沈健表示,“在创意产业园的业态上,也要不拘一格,特色酒店、电影院、体育馆等业态都可以尝试。”

  近年来,姑苏文创产业园正经历着由粗放型铺量、单一型的房东经济向量质并举、复合提升道路探索的过程。例如,运营不到两年时间,安和锦在古城区内成功落地及正在改造运营的项目中,引进了诸如Hello Kitty、福马设计、荷言旗袍、文汇出版社等自带流量的文创企业,打造了以IP、科创、“一带一路”视听基地等主题方向的新经济运营实体。姑苏区经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以江南创意设计产业园、姑苏69阁文化创意产业园、“蓝”系列产业园、安和锦系列产业园为代表的这些产业园,一方面加强龙头企业引进,如洛可可设计落户姑苏69阁,江苏新湖展览落户江南创意设计产业园;一方面加强管理******,如“蓝”系列产业园、安和锦系列产业园连锁品牌化步伐加快,“蓝”系列按照差异化、特色化、生态化方向着力打造芳华影视、Sport(体育)等系列大文旅园区;安和锦着力打造IP产业园及网红电商为主的“一带一路”园。部分园区还在积极推进数字化管理,在房租经济的基础上,通过******及投资等增值方式,为园区增收及企业成长寻求更多渠道。

  “凤凰涅槃、腾笼换鸟”,以生动形象的比喻,阐明了中国经济“调结构、转方式”的战略意义和方向路径,对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两只鸟论”至少包含以下三方面深意:

  一是经济结构调整应有“凤凰涅槃”气概。经济结构调整是对传统经济的变革,既是痛苦的抉择,也有升华的喜悦。犹如“凤凰”必须接受烈焰的洗礼、在灰烬中重生,才能使其羽更丰、其音更清、其神更邃。运用“凤凰涅槃”比喻经济结构调整,就是引导人们要以“凤凰涅槃”的决心和气概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二是经济结构调整应有“腾笼换鸟”胆略。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犹如主动“腾笼”引“俊鸟”、驱“劣鸟”的过程,感情不舍、过程艰难、结果难测、具有风险,这就需要割舍感情、直面困难、勇于担当的胆略。运用“腾笼换鸟”比喻经济结构调整,就是引导人们要以“腾笼换鸟”的胆略推动转型升级。

  三是育“火凤凰”、引“俊鸟”是经济结构调整追求。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运用“凤凰涅槃、腾笼换鸟”比喻经济结构调整,就是引导人们要正确看待产业转型升级,这虽然是一个痛苦过程,也是一个升华过程,更是一个追求卓越过程。

  对于具有2500余年历史的苏州来说,古城保护一直以来都是重要课题。而苏州古城区那些废旧、低端业态聚集的老旧厂房,承载着一个区域甚至整座城市的乡愁与记忆。我们欣喜地看到,通过深入探索旧城改造(“腾笼换鸟”),致力于文化创意、科技创新、大众创业的产业园投资与运营(“凤凰涅槃”),赋有深厚文化和经济发展底蕴的土地,正在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这不正是“两只鸟论”蕞直接的注脚吗?!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fxcfw.com.cn/index.php/post/2820.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究竟构建了怎么样的文创“版图”?

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究竟构建了怎么样的文创“版图”?

  散落在上海各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正成为上海文化品牌新势力。作为国内文化产业的“探路者”,十余年间,上海市已经有137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含20家示范园区)获市级文创园区称号,入驻文创企业2万多家,入驻企业营收近5500亿元。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究竟构建了怎么样的文创“版图”?   近几年来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猛,其发展速度一直高于上海的整体经济发展速度。20...

中华姓氏文化创意产业园多个项目达成战略合作意向

中华姓氏文化创意产业园多个项目达成战略合作意向

  近日,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希清教授及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姓氏专业委员会王培英会长一行莅临中新信达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进行中华姓氏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调研,与中华姓氏文化创意产业园董事长姚锋先生、行政总裁吴丽莹女士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双方在“老年文化大学”和“姓氏文化智库中心”两大项目上达成国学教育方面的初步合作意向。之后,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相关领导又亲临河南濮阳实地考察了...

九里亭这座老仓库华丽变身7万㎡文化创意园一百余家企业入驻成功申报创业孵化基地

九里亭这座老仓库华丽变身7万㎡文化创意园一百余家企业入驻成功申报创业孵化基地

  原标题:九里亭这座老仓库华丽变身7万㎡文化创意园,一百余家企业入驻,成功申报创业孵化基地   走进园区,一栋栋红砖墙面的建筑透露着岁月痕迹,建筑之间,两个集装箱上下堆叠,营造出别具一格的空间视觉效果。位于九里亭街道沪亭北路218号的九里工坊,原先是一座老仓库,经过改建,如今成为了松江一处文化创意产业园。   “以前这里是租给人家用的仓库,根据文创...

他山之石丨蓬勃兴起的上海文创园区:打造城市创意新名片

他山之石丨蓬勃兴起的上海文创园区:打造城市创意新名片

  原标题:他山之石丨蓬勃兴起的上海文创园区:打造城市创意新名片   几十年前,俯瞰上海,苏州河及交通线沿线密布的工厂,支撑起城市发展的经济脉络。如今,再度打开上海地图,会发现老厂房、旧仓储空间等工业遗存,已蜕变为创意城市的崭新地标。137家市级文创园区星罗棋布,围绕“一轴、一带、两河、多圈”的空间布点,加速“厂区—园区—社区—城区”迭代升级,打造融入周边环境的开放式...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老厂房、老粮库变身文旅新地标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老厂房、老粮库变身文旅新地标

  运河湾、运河汇、运河公园……运河边的许多网红打卡点,是由老厂房、老粮库等蝶变而来,兼具工业风、年代感与时尚气息。   6月24日至27日,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江苏省委网信委主办的“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常州大运河工业遗产展览馆、宿迁中运河老粮库文化创意产业园、无锡运河艺术公园、运河汇等文旅新地标。   中国头部代...

关于开展奉贤区文化创意产业重点企业认定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奉贤区文化创意产业重点企业认定工作的通知

  :日前,奉贤区文创办发布了关于开展奉贤区文化创意产业重点企业认定工作的通知,申报截止至2021年7月16日,对首次被认定为区级重点(特色)文创企业的给予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聚焦文化创意产业重大、关键和基础性环节,支持范围为《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目录(2018)》中列明的媒体业、艺术业、工业设计业、建筑设计业、时尚创意业、互联网和相关服...

协同发展|中国人民大学新校区大厂拓展区项目探访

协同发展|中国人民大学新校区大厂拓展区项目探访

  协同发展|中国人民大学新校区大厂拓展区项目探访   协同发展|中国人民大学新校区大厂拓展区项目探访   承接北京公共******资源向北三县延伸   ——中国人民大学新校区大厂拓展区项目探访   混凝土泵车的“长臂”高高举起,将添加有防冻剂的混凝土浇筑到楼体上;浇筑后混凝土结构的易冻部位,则迅速被铺上保温毯……2020...

又发现一个“蓝海”行业中国的销售收入只有全球的三十分之一

又发现一个“蓝海”行业中国的销售收入只有全球的三十分之一

  “中国授权业市场仍处在起步阶段,据国际授权业协会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授权商品和******的销售收入达2928亿美元,中国的收入为104亿美元,同比增长9.7%,是全球增速蕞快的市场之一,但也仅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6%,作为全球消费的第二大市场,其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十分巨大。”这是记者从今天在黄浦区召开的“2020中国国际授权业峰会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黄浦区投资促进活动”上获得的信息。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