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奉贤研发厂房租售招商 > 正文内容

旧仓库大变身北上海“长”出一片水岸空间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旧仓库大变身,北上海“长”出一片水岸空间

  从上海市区出发,沿着沪太路一路向北,人们能看到宝山已然拉开的“北转型”大幕。西起苏州河、东入黄浦江的蕰藻浜串起南大智慧城和吴淞创新城,它曾见证城市的历史,如今正目视两岸一点一滴的新变化。

  在蕰藻浜这条“科创之河”与沪太路相汇之处,掩映在居民楼间的1876新视觉产业园,以其独特的造型设计、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给人们带来了新的视觉体验,也吸引着科创、文创类企业纷至沓来。

  全长34公里的蕰藻浜,是上海现存为数不多能够通航百吨级货船的河道之一。河水滋养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也在两岸留下城市发展的烙印。1876新视觉产业园所在地曾是一处物流仓库,散布开来的一栋栋仓库建筑,蕞早建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时间推移,如何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实现更新升级、腾笼换鸟,逐渐成为老仓库面临的问题。但就是这样略显偏僻的地方,成了曹龙眼中的“香饽饽”。

  3年前,正在寻找合适“土壤”的上海新文创地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文创地产)看上了沪太路4290号的老旧仓库。作为企业创始人、董事长,曹龙20几岁毕业便进入建筑公司,与“建房子”打了近40年交道。原先的仓库虽然陈旧,但是他看到了更大的改造空间。

  当人们走进现在的园区,16栋单体建筑、水景广场等构成一片景观集群。铺开的一排排“谷”字形建筑,水廊环绕。园区建筑由“红点奖”获得者设计打造,灵感从仓库衍生而来,为了延续原先的建筑风格,园区内保留了淞沪会战时期的碉堡、水塔等历史遗存。

  传统的谷仓建筑,大多以木质结构为主。而1876新视觉产业园以“谷”建“仓”,将现代的清水混凝土建筑和中国传统的双坡屋顶、梁柱结构相结合,既有工业感的混凝土建筑,也有红砖外墙、拱形门廊的中式设计。

  对于来访者普遍好奇的大面积红砖外墙设计,新文创地产相关负责人介绍:“外立面远看是红砖,细看之下其实由5种颜色构成,红砖上添加了骨瓷和彩釉,这些砖块都是特别定制的。”为了找到合适厂家定制所需用砖,企业先后在多个地方寻访,仅江西景德镇就去了三次,蕞后在江苏宜兴找到了合适厂家。“为了达到理想的砖块效果,已经记不清试制了多少次,才达到如今看到的形态。”曹龙说。

  实际上,在1876新视觉产业园之前,新文创地产还在虹口区打造了1876老站创意园,“1876”品牌也就此展开。其间,新文创地产还建设了1876江苏启东高新科技产业园、1960山东淄博丝绸创意园等。

  1876老站创意园,前身为上海“五矿集团”外贸仓库,毗邻1876年通车的中国头部条商业运营铁路——淞沪铁路的江湾站旧址。2013年,新文创地产以老火车站历史文化为主题,通过对旧址面貌保护和改造,打造了1876老站创意园。2018年,园区税收达到亿元级。目前,园区入驻企业100多家,涉及餐饮、影视制作、文化传播、动漫设计、互联网科技等。

  园区传承铁路文化和老站文脉,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导辅以商业配套,呈现出老上海风情与现代海派建筑融为一体的效果。“房子‘长’在哪里,就要根据其位置和自身特殊性,适应那个地方的环境、土壤和特点,就地取材、临场发挥。”过往积累的经验让曹龙认识到,空间打造既需要想象力,也需要注重结合,“新文创地产的建筑没有固定的模式,都是根据周边的环境,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分析,寻找特殊性、创造特殊性,并与周边事物实现关联。”

  处在环上大科技圈上的1876新视觉产业园,自规划之初便有着清晰的定位,即文创 科创。园区还有一个名称,即环上大科技产业园—06基地。自2023年6月开园以来,1876新视觉产业园已经吸引了国家建筑装配式内装产业基地、上海萌薇生物医疗科技等主体入驻,目前园区出租率达50%。

  日前,在第39届中国·上海国际婚纱摄影展览会举办期间,一家从事艺术婚纱摄影的企业特地来到园区,前后商谈不到1个小时,双方便达成合作意向。该企业打算在园区租下一栋3600平方米的办公空间,“喜欢这样的风格”是该企业看中1876新视觉产业园的主要原因。

  眼下,园区北侧一片占地70亩的河畔绿地即将启动改善,被居民区环绕的1876新视觉产业园,越来越像“长”在这块地方的园区,“社区与园区联动、园区也为社区居民提供******”是园区发展的进一步目标。随着园区东北角的美术馆、大师工作室、人才公寓即将完成建设,接下来,1876新视觉产业园将成为集艺术氛围和生活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创意空间。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fxcfw.com.cn/index.php/post/3023.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究竟构建了怎么样的文创“版图”?

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究竟构建了怎么样的文创“版图”?

  散落在上海各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正成为上海文化品牌新势力。作为国内文化产业的“探路者”,十余年间,上海市已经有137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含20家示范园区)获市级文创园区称号,入驻文创企业2万多家,入驻企业营收近5500亿元。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究竟构建了怎么样的文创“版图”?   近几年来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猛,其发展速度一直高于上海的整体经济发展速度。20...

上海文创|老建筑变身网红文创空间平衡产业与流量是个问题

上海文创|老建筑变身网红文创空间平衡产业与流量是个问题

  从新世纪初由上海汽车制动器厂旧厂房改建的8号桥创意园区,到如今大热的以武康路为代表的衡复风貌区文创街区,众多依托旧厂房、老建筑改建的文创空间成为上海城市更新的一大特色。这些文创空间既展现了国家产业调整的方向与当代城市的发展模式,又将海派文化的精神内容以现代创意产业形式加以展示。随着媒体曝光量的增加,不少文创空间成为社交平台上的热门打卡地。但是,在走红的同时也需要警惕过度流量化对文创...

中华姓氏文化创意产业园多个项目达成战略合作意向

中华姓氏文化创意产业园多个项目达成战略合作意向

  近日,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希清教授及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姓氏专业委员会王培英会长一行莅临中新信达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进行中华姓氏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调研,与中华姓氏文化创意产业园董事长姚锋先生、行政总裁吴丽莹女士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双方在“老年文化大学”和“姓氏文化智库中心”两大项目上达成国学教育方面的初步合作意向。之后,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相关领导又亲临河南濮阳实地考察了...

协同发展|中国人民大学新校区大厂拓展区项目探访

协同发展|中国人民大学新校区大厂拓展区项目探访

  协同发展|中国人民大学新校区大厂拓展区项目探访   协同发展|中国人民大学新校区大厂拓展区项目探访   承接北京公共******资源向北三县延伸   ——中国人民大学新校区大厂拓展区项目探访   混凝土泵车的“长臂”高高举起,将添加有防冻剂的混凝土浇筑到楼体上;浇筑后混凝土结构的易冻部位,则迅速被铺上保温毯……2020...

各界优秀青年走进奉贤新城地标感受“未来之城”文化之美、产业之兴

各界优秀青年走进奉贤新城地标感受“未来之城”文化之美、产业之兴

  央广网上海3月29日消息(记者唐奇云 通讯员金丽娜)今天(29日),全国各界优秀青年、上海市青年联合会代表、上海市青年企业家协会代表们来到上海奉贤,实地走访奉贤新城地标,感受这座“未来之城”的文化之美、产业之兴、生态之靓。作为上海五个新城之一,奉贤新城正围绕“独立、无边界、遇见未见”,致力于打造总部经济集聚地、诗意人生栖息地、文化创意成长地。...

大运河新书场透出“老味道”演绎城市独特文艺风情

大运河新书场透出“老味道”演绎城市独特文艺风情

  3号老粮库的“运河书场”里,座无虚席,异常热闹。程鹏摄   中新网宿迁4月30日电 (刘林 程鹏)30日上午,络绎不绝的游客沿着运河蜿蜒曲折的流淌脉络,行走在江苏宿迁中运河风光带,清风徐徐、树木繁茂、水流潺潺、栈道蜿蜒。   当日,江苏宿迁大运河沿岸休闲文化新地标——中运河老粮库文化创意产业园正式开园,3号老粮库的“运河书场”里,座无虚席,异常热...

广东佛山激活岭南传统文化为城市“引流圈粉”

广东佛山激活岭南传统文化为城市“引流圈粉”

  中新网佛山8月26日电 题:广东佛山激活岭南传统文化 为城市“引流圈粉”   今年夏天以来,广东佛山以优秀传统文化为“燃点”的民俗活动频频火热“出圈”,解锁文商旅融合“流量密码”。   佛山提出要激活“十大传统文化”,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擦亮历史文化名城品牌。目前,佛山从市到区再到镇街,都在努力为传统文化探寻新的“打开方式”,用“老记忆”...

当创意产业“拍了拍”老旧厂房……

当创意产业“拍了拍”老旧厂房……

  “两只鸟论”视野下的苏州古城创意革命   7月31日,在姑苏区盘胥路188号,苏州古城区首个多功能运动产业园蓝SPORT文化创意产业园正式亮相。走进园内,显眼的红砖房、旧仓库展示着时代的印记;而一辆“网红”火车和墙壁上的涂鸦,为整个园子增添了十足的文艺范。   这里的前身是苏州玻璃厂,2002年改建为德合小商品市场,一时成为苏州市民低价淘宝的胜地...